思维方式决定选择 - 20241030
我们的新产品,开始内测了,早上我联系了金钱罐,寻求一点推广的建议,这一聊,就是 2 个小时。
结束的时候,我跟他说,我有学习了,真的是每次交流,都有新的收获。
毕竟经验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观察的世界就不一样。
我们是服务求职场景,他看完产品说不错,但是不是可以延伸一下,
比如去做最前面的简历生成,通过「免费简历生成」可以是个很不错的获客方式。
在中国做产品,免费永远是最好的获客方式。这里的获客,是 C 端的用户,实际的使用用户。
他还提到了可以尝试做直播,我愣了一下,请他展开讲讲,
他的思路是直播其实是在做 B 的事 ,通过直播间演示产品,然后让直播间用户懂得价值,同时把产品包装成一个可以赚钱的项目,然后暗示引导可以成为渠道,去卖这样的产品,赚取佣金。
能容易变现的产品,一定是教别人赚钱!
也就是始终是赚想赚钱人的钱,这大概率就是大家口中的:割韭菜吧。
生菜有术,李一舟的AI课,再延伸到国内的各种知识付费,可以说是贩卖焦虑,可以说是智商税,可以说是割韭菜,但这确实是每天都在不断上演的事。
可能中国人太想赚钱了吧。
回归到我们做的产品,他们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收钱,我又请他展开讲讲。
他说,
第一层:AI 生成简历,免费,但需要看广告,这是一层收费,起码可以保障一个 AI 接口的成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积攒最前线的用户池。
第二层:用户直接使用工具收费,比如:AI简历,AI笔试,AI面试。纯工具层面的收费(这也是我们过往的经验)
第三层:用户找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给用户推荐工作,可以赚 猎头 的钱,无论是收用户还是收企业。
第四层:用户如果找不到工作,也不付费使用工具,那可以给用户推荐「兼职」,对应就是一些网赚项目,一个项目客单就是 20-100 左右,用户可以买个,自己去学习做兼职/网赚。
第五层:如果用户不想一个找/做兼职小项目,那么可以给用户做个代理,开个二级站点,给用户提供一个可以成功代理人/合伙人的机会去卖网站上的工具/网赚项目等等。
这一套下来,可以让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成为长久合作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买卖双方,不是一次性生意。
他核心的思维就是:流量来了,就尽量抓住,持续运营。而不是就只收一次钱,如果是我们自己,那就只有第二层。
这就是,我时常会说的,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多少,因为从来没得到过。这或许也是一种 机会成本 吧。
当然,他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他始终在做网络推广,做网赚等等。
对于技术,他就不懂了,自己说最近有点郁闷,因为找人做了网站,被删库了,辛苦的数据都没有了...
跨界沟通,有帮助,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