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需求》梁宁 - 20241205

小林11个月前 (12-05)读书531801

晓力读《真需求》梁宁


好久没读书了,因为在 7 月份立了个 flag,在营收 50 万内,不读新书 ,当时就是感觉「自己读了好多书,依然不赚钱」

现在也没达到,但现在达到了收支平衡,冷静下来,还是需要读书。

我也经常这样,我也只是个普通人,很多时候说到,但其实做不到,但不影响我持续立 flag,做不到就做不到,做不到下次目标低一点就好。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对就在来一次。


说说读书,我很喜欢读书,最喜欢读人物传记,还有就是一些通识/常识类的书。

我认为这个太重要了,毕竟我们是个人,完整的人,我们需要了解更多。

而且我读书,很简单,一本书我只要学习到一点,我就感觉值了,赚了。

第一次听说梁宁老师,是在得到学习「梁宁·产品思维30讲」。

21 年得到上买的,听了好几遍,确实值得听好几遍。

这本《真需求》。我最大的收获是 PMF 的定义。

PMF,不是给产品找用户。不是先做产品,再去匹配市场。

PMF,是先找到市场需求/用户痛点,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匹配做产品。

做产品,几乎是最后一步了,起码营销/推广需要做到产品前面。


书中提到一个小点,我深有同感,这句话是这么说的:

「简单」这个词,几乎是所有工具之争的制高点。

互联网产品,只要降低一个难度门槛,往往就会获得一批新用户。

之所以深有同感,是我们始终在贯彻这一原则:把工具做薄,功能做精,是我们最重要的竞争力。


还有一个值得分享认知/常识是:

很多创业者居然都不知道一个常识,那就是:创新不赚钱。

无数人在回顾自己创业道路时,都委屈地说,创业时就想创新,认为只要创新,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但事实上,创新不赚钱,创新是花钱,创新是一路花钱、花时间、交各种费。

真正赚钱来自:变现。



书中还讲了大量案例,站长之王的蔡文胜,hao123 的李兴平等等。有幸我过往十多年的从业经历,很多都知晓一二。

书中还介绍了很多,书中讲到的「价值、模式、共识」,我其实没太看懂。可能未来某一天就能懂了,这就好像我有时候给一些朋友分享观点,他们也一时理解不了,毕竟大家的认知,关注点不一样。


这是一本值得翻阅的互联网故事/互联网创业常识书。

最关键的就是书名《真需求》,为用户做产品,解决用户真需求,解决社会真问题。


PS:这本书刚出来时很难买,我就在拼多多参与预售,等了很久,然后就收到货了,一看是盗版。后来一想也是,毕竟只花了 9 块钱 ,怎么可能买到正版呢。

在这里给梁宁老师说声抱歉~虽然老师看不见。


相关文章

分享:那些牛逼的文案标题是怎么炼成的!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广告,读者的第一印象──也就是他们看到的第一个影像、读到的第一句话,或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可能就是决定这则广告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假如第一印象是无趣或跟自己没有相关性,那么,这则广告...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时间很快,9月份的第二周过去了,原计划周日来公司加班一天,整理一下报表,工作数据统计报表。但因为媳妇刚回来,希望我可以在家做,多陪陪她,我就没来公司,在家也没做,陪她看了电影,一起做午饭,下午她睡觉了...

《从0到1》读后感

《从0到1》读后感

今天分享我读了两遍的一本书,也是目前业内很火的一本书《从0到1》。分享我很感触很深的几句话(非原话);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广告或者营销人员去推销,那就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爆发式增长都是专注产品);每个成...

非BAT、非海归的创业团队怎么不花钱做PR?

 2011年5月初,我们团队决定做一款基于浏览器的作图工具,让一些专业作图人士可以摆脱传统软件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制作流程图、UML图、网站原型设计、组织结构图,思维导图等等。 ...

史玉柱《享说》分享话题小结(附原文视频)

1.创业初期聚焦,聚焦,再聚焦;2.一个人,一个时间点,只做一件事;3.广告的本质就是告知用户,你的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和帮助;4.产品(脑白金)从科学角度,体验角度,营销角度做到最好;5.试销市...

庞升东《享说》分享话题小结(附优酷视频)

清醒的认识自己,总结自己。团队中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独立思考时间越长,吸收的越多。尽可能提升"信息占有量",了解外面信息。跟牛人交流,跟牛人做朋友。多看书,看视频,时刻学习。...

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这几天参与鬼脚七一个“先看书,后买单”的游戏游戏规则就是1分钱下单申请鬼脚七新书《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收到书之后一个星期内红包付款,如果感觉书不好,就再给他发回去,快递费也报销。听上去自己是个稳赚不赔...

重读《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重读《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大概用了一周时间重读了一遍《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看了一下博客,上一次读是在2014年9月,其实我很少重读,第二次读完,我真心希望任何一个做互联网的的人,其实这本书核心就是两个字:体验。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