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赢在顶层设计》高建华 - 20250724

小林4个月前 (07-24)读书10111

赢在顶层设计.jpeg

用了5天,读完了《赢在顶层设计》,这是我做笔记最多的一本书,翻看了下一共写了 14 页。

这本书非常适合已经度过生存线,开始寻求发展的团队,在通用一点就是适合那些寻求突破,寻求转型的团队,恰好原则科技正处于这个阶段。

原则科技,经历了近四年,实现了稳定的收支平衡,下一个阶段就是要去思考如何发展了,这也到了开始进入深水区的范畴,毕竟过去的我,也只是做到了收支平衡,微微有点小利润。

如果没有现实基础,看这本书感觉都是大道理,各种谈战略,谈管理,谈转型等等。

关于战略,这次我学到了一句话:战略就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和具体方法。

所以,战略就是让组织如何赢的思考,战略不是计划,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就叫做战略,战略是一套系统性工程,是让组织成功的逻辑,而寻找整个逻辑过程就是「顶层设计」。

这个顶层设计中,会有组织的方方面面,这让我想起了之前一本书《系统之美》,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的不是赢下一场战斗,而是要赢下整个战争。

读这本《赢在顶层设计》过程中,总是背后一凉,原来自己在组织思考层面几乎为0,毫无章法,都是零碎散漫的。以至于这几年下来,确实靠「人的智商」实现了生存,但没有「组织智商」积累,没有沉淀。

如果想在「未来2年实现10倍增长」,那么靠过去的方法一定很难,甚至就做不到。过去就是游击队,这里打一枪,那里打一枪,为了实现十倍增长,就必须升级组织,成为有组织,有纪律,有章法的团队,当然这也很难,也是新的挑战。不过我意识到了,这就是巨大的进步。

想起了张一鸣表达过的一个观点:「认知是最大的竞争力,其他生成要素都可以构建」。现在能懂了,能感受到力量和正确性了。这也是我之前潜意识里意识到的,做一件事,可怕的不是不会,而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知而自大,甚至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在字节内部,张一鸣还提过一个思考/方法:把「公司」当产品打造,而公司对外提供的产品,是「公司」这款产品的外显。马斯克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们制造了机器(超级工厂),而机器又制造了机器(特斯拉汽车)我们的竞争力不是特斯拉,而是我们的超级工厂。

虽然我之前也在日记中写过,但这次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一家公司的竞争力,永远不是产品,而是看不见的组织能力。具备了组织能力,才能打造出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当然组织能力可以和打造产品同步构建,这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组织能力提升不起来,就无法打造优秀的产品。持续打造出优秀的产品,就是组织能力提升到了的表现。

原则科技的下一步也是同理,对于我来说,打造组织能力,比在做一款产品本身更重要。这一切的根源是认知,认知到这件事很重要,最重要。对于我也是下一个阶段成长目标,从能自己做产品,成长到能做一家聚焦优秀成员,然后他们为用户做产品。只有这样,必须这样,才能实现「10倍」增长。

这样去想问题,那么原则科技下一款产品做国内还是出海,也就不本质了。因为已经从「摸石头过河」变成「从后往前看」,以终为始的结果导向思维。

关于「从后往前看」这几个字,也是我在这本《赢在顶层设计》中学到的秘密。这是一种思考方式,读书和看电影可以从前往后,但做企业,一定要从后往前,这就要求必须想清楚,先谋定而后动。这对应到组织中就是思考清楚使命,愿景,然后从使命往前推,为了实现使命需要做什么,这个做什么的过程就是定战略,战略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和具体方法。这就通了,呼应上了。

想清楚使命愿景,然后往前拆解,确定战略规划(5年/10年),然后在往下拆解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那需要搭建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架构,对应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了留住人才,应该怎么激励等。

这就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想清楚,然后推演,直至最后形成战略(实现目标的路径和具体方法),最后就是执行了。

这也是原则科技这几年犯的错,没有战略,没有使命愿景,一直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做完A产品,就做B产品,做B产品的时候A产品就放下了,这几年做了很多,但留下的很少,组织也不具备运营多款产品的能力,同时剩下的几款产品虽然有收入,但彼此之间无法形成合力。不赚钱,也不值钱,只能解决温饱。

原则科技的下一步,不能仅以做什么产品为导向,而是同步需要以建设组织导向,打造一个有智商的组织,通过文化吸引人才,通过激励留下人才,共同为用户做产品,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将是我在原则未来2年最重要的事,只有实现,才能有「10倍」增长。

对我也是新的挑战,如何打造好「公司」这款产品。

其实这些问题,应该在4年前就想清楚,当然4年后的我看今天,一定还会有新的认知,这就是成长吧~

相关文章

你一定“该”知道的“营销”

你一定“该”知道的“营销”

          这几天晚上开始看之前买的书,现在看的是一本叫"定位"的书,才看到四分之一的样子,感觉收获挺大的,其实...

重读《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重读《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大概用了一周时间重读了一遍《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看了一下博客,上一次读是在2014年9月,其实我很少重读,第二次读完,我真心希望任何一个做互联网的的人,其实这本书核心就是两个字:体验。我之...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

一直想买个Kindle,但一直没舍得买,前几天从蔚来app中通过积分换了一个,在这里感谢大姐Kindle到手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本书这是一本类似自传,讲述王...

万维钢《高手》推荐指数:三颗星

万维钢《高手》推荐指数:三颗星

这是一本万维钢《精英日课》的文字版,类似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一样的形式2018年,我学习过一段时间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每天一篇,整体收获还是比较大的,即使到现在我偶尔也会打开得到重复...

《我的经验与教训》苏世民- 20200811

《我的经验与教训》苏世民- 20200811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这本书看了整整一个月,上一本类似的书是雷.达里奥的《原则》,这本书我并没有读完。关于这本书里讲的一些内容,还是要简单说一下:1、做一家小企业和做一家大企业,需要投入的精力...

读《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20201026

读《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20201026

至纯至善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书,真的是全盘托出式的在分享人生经验,自己的做事方法,思考方式能读这样的人的书,真的是太荣幸了,或许这就是一种幸运,也或许这就是他的使命,帮助更多人开悟这本书,我读完了,也全...

读牧田善二《饮食术》- 20210122

读牧田善二《饮食术》- 20210122

第一次接触这本《饮食术》是在樊登读书上,听了电子版,感觉挺好玩,但没买纸质书。第二次是在抖音上刷到了,还是樊登在介绍,这次就果断下单了,毕竟我 2021 年有个目标是减体重(2021年三个目标)《饮食...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单

我想记录下自己读过的书单,这个书单会持续更新~2025《2049》《能人谋势》《赢在顶层设计》《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详谈·赵鹏》《黑灰人生杜月笙》2024《华与华方法》《真需求》《高势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