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赢在顶层设计》高建华 - 20250724

小林2周前 (07-24)读书4115

赢在顶层设计.jpeg

用了5天,读完了《赢在顶层设计》,这是我做笔记最多的一本书,翻看了下一共写了 14 页。

这本书非常适合已经度过生存线,开始寻求发展的团队,在通用一点就是适合那些寻求突破,寻求转型的团队,恰好原则科技正处于这个阶段。

原则科技,经历了近四年,实现了稳定的收支平衡,下一个阶段就是要去思考如何发展了,这也到了开始进入深水区的范畴,毕竟过去的我,也只是做到了收支平衡,微微有点小利润。

如果没有现实基础,看这本书感觉都是大道理,各种谈战略,谈管理,谈转型等等。

关于战略,这次我学到了一句话:战略就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和具体方法。

所以,战略就是让组织如何赢的思考,战略不是计划,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就叫做战略,战略是一套系统性工程,是让组织成功的逻辑,而寻找整个逻辑过程就是「顶层设计」。

这个顶层设计中,会有组织的方方面面,这让我想起了之前一本书《系统之美》,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的不是赢下一场战斗,而是要赢下整个战争。

读这本《赢在顶层设计》过程中,总是背后一凉,原来自己在组织思考层面几乎为0,毫无章法,都是零碎散漫的。以至于这几年下来,确实靠「人的智商」实现了生存,但没有「组织智商」积累,没有沉淀。

如果想在「未来2年实现10倍增长」,那么靠过去的方法一定很难,甚至就做不到。过去就是游击队,这里打一枪,那里打一枪,为了实现十倍增长,就必须升级组织,成为有组织,有纪律,有章法的团队,当然这也很难,也是新的挑战。不过我意识到了,这就是巨大的进步。

想起了张一鸣表达过的一个观点:「认知是最大的竞争力,其他生成要素都可以构建」。现在能懂了,能感受到力量和正确性了。这也是我之前潜意识里意识到的,做一件事,可怕的不是不会,而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知而自大,甚至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在字节内部,张一鸣还提过一个思考/方法:把「公司」当产品打造,而公司对外提供的产品,是「公司」这款产品的外显。马斯克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们制造了机器(超级工厂),而机器又制造了机器(特斯拉汽车)我们的竞争力不是特斯拉,而是我们的超级工厂。

虽然我之前也在日记中写过,但这次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一家公司的竞争力,永远不是产品,而是看不见的组织能力。具备了组织能力,才能打造出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当然组织能力可以和打造产品同步构建,这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组织能力提升不起来,就无法打造优秀的产品。持续打造出优秀的产品,就是组织能力提升到了的表现。

原则科技的下一步也是同理,对于我来说,打造组织能力,比在做一款产品本身更重要。这一切的根源是认知,认知到这件事很重要,最重要。对于我也是下一个阶段成长目标,从能自己做产品,成长到能做一家聚焦优秀成员,然后他们为用户做产品。只有这样,必须这样,才能实现「10倍」增长。

这样去想问题,那么原则科技下一款产品做国内还是出海,也就不本质了。因为已经从「摸石头过河」变成「从后往前看」,以终为始的结果导向思维。

关于「从后往前看」这几个字,也是我在这本《赢在顶层设计》中学到的秘密。这是一种思考方式,读书和看电影可以从前往后,但做企业,一定要从后往前,这就要求必须想清楚,先谋定而后动。这对应到组织中就是思考清楚使命,愿景,然后从使命往前推,为了实现使命需要做什么,这个做什么的过程就是定战略,战略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和具体方法。这就通了,呼应上了。

想清楚使命愿景,然后往前拆解,确定战略规划(5年/10年),然后在往下拆解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那需要搭建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架构,对应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了留住人才,应该怎么激励等。

这就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想清楚,然后推演,直至最后形成战略(实现目标的路径和具体方法),最后就是执行了。

这也是原则科技这几年犯的错,没有战略,没有使命愿景,一直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做完A产品,就做B产品,做B产品的时候A产品就放下了,这几年做了很多,但留下的很少,组织也不具备运营多款产品的能力,同时剩下的几款产品虽然有收入,但彼此之间无法形成合力。不赚钱,也不值钱,只能解决温饱。

原则科技的下一步,不能仅以做什么产品为导向,而是同步需要以建设组织导向,打造一个有智商的组织,通过文化吸引人才,通过激励留下人才,共同为用户做产品,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将是我在原则未来2年最重要的事,只有实现,才能有「10倍」增长。

对我也是新的挑战,如何打造好「公司」这款产品。

其实这些问题,应该在4年前就想清楚,当然4年后的我看今天,一定还会有新的认知,这就是成长吧~

返回列表

上一篇:爱情是相遇,亲情是分离 - 20250721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相关文章

郭晓力——个人站长到创业者的转变

我叫郭晓力,我之前一直从事与 SEO 相关的工作,也做到了主管级别,去年做过一段时间电商运营,后来和朋友一起创业,做自己的产品。part.1我是一个北漂,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带着一个憧憬的梦想来到帝都...

蔡文胜近期分享实录(转)

蔡文胜近期分享实录(转)

        以下为隆领投资创始人蔡文胜现场分享实录:  创业成功的五个阶段  我觉得创业的范畴是可以扩散的,今天大部分人谈的创业就是做公司、做互联网赚钱。其实创业是创...

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这几天参与鬼脚七一个“先看书,后买单”的游戏游戏规则就是1分钱下单申请鬼脚七新书《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收到书之后一个星期内红包付款,如果感觉书不好,就再给他发回去,快递费也报销。听上去自己是个稳赚不赔...

周鸿祎给360新员工入职培训上的讲话,一起看看吧

周鸿祎给360新员工入职培训上的讲话,一起看看吧

  这个是周鸿祎给入司360新员工的一段话,不但适合360,也适合所有的公司员工。特此分享。  ——在360新员工入职培训上的讲话    我想给新入职的同事讲一讲我的期望,再提几个建议。我这个人喜欢说...

重读《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重读《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大概用了一周时间重读了一遍《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看了一下博客,上一次读是在2014年9月,其实我很少重读,第二次读完,我真心希望任何一个做互联网的的人,其实这本书核心就是两个字:体验。我之...

读书笔记《周鸿祎自传:颠覆者》

读书笔记《周鸿祎自传:颠覆者》

下午读完《周鸿祎自传:颠覆者》,收获颇丰让我重新理解了「创业」,跟老周相比,我真的只算是幼儿园创业真心是九死一生创业真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创业也真心需要「风口」这本自传是介绍老周这个70后从出生一直到3...

稻盛和夫《干法》 - 20200210

稻盛和夫《干法》 - 20200210

这几天已经开始在思考写作方向了,如何成体系输出内容,要输出就必须得有输入,不然我也会被「掏空」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于是我开始了读书,在家翻了之前历史书箱,拿出了稻盛和夫的《干法》,这本书又一次给了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