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详谈·赵鹏》BOSS直聘创始人-20250326
今天早上读完了《详谈·赵鹏》采访传记。
BOSS直聘被称为中国唯一的 ToB SaaS,也是这个领域唯一的上市公司。
创业这么多年,我从来不碰 ToB,因为我知道ToB没有标准化,小公司没有复购,因为公司都很难存活,大公司又不要SaaS,大公司都是要定制化,私有化。
这就是我从来不做 ToB 的根本原因,在中国,我大概率永远不会做ToB。
但,赵鹏的 BOSS 直聘做成了,做的人很多,做成的就这一个。
大到字节跳动也是单独开个职位招聘,没有定制化,小到一个初创小公司招聘也是开个职位。
以上这两种角色的使用,我都经历过。
说到这里,多补一句,在中国,ToB只有两个需求:招聘和营销。
这也是百度死不了的原因,在 PC 上(虽然没什么增量),百度依然是流量入口,那么企业为了「营销」就需要给百度充钱,因为确实有效果。
因为只有招聘和营销,所以「提效」不算,这个很难衡量,这大概率也是「飞书」「钉钉」「企微」都赚不到钱的原因,但大厂竞争,你做我也得做,都是防御措施,都是担心错过。
说说这个本,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选择一件「正事」然后倾注全部精力,聚焦做,就一定可以!
「正事」就是一个确定的需求,一个正确的事,这个「正事」难也不难,难点在于选哪个,不难在于选择很多,不需要创新,不需要思考,常识就可以列出来很多。
比如:电商的多快好省,生活的吃喝玩乐;孩子要教育,老人要健康,女人爱美,男人好色;企业要营销,个人要赚钱。
难的地方,在于选什么,选哪个..
说说我们自己,我一直记得有个朋友在X上吐槽说我「虎头蛇尾」,做了很多,但没有战略定力,一直老换。
前一段时间去见我们投资人,也给了差不多的反馈,做了很多产品,就好像东打一拳,西打一拳,没有合力,赚不到什么钱,公司也值不了什么钱。
说到这里,突然一瞬间的感觉就跟一个人整天在打零工一样,打零工一定可以有点收入,但真没有积累,也没有沉淀,更没有一直挂在嘴边的复利。
一次次地在起跑线上起跑,也确实可以跑赢一些新手。
就好像一只在新手村玩,每天都有新人加入,确实比纯新手厉害一点点,但这有什么意义呢,背后是错失了后面无限关卡的乐趣。
想想是真的后怕呀!
选择大于努力,经常从0到1,已经没有挑战。这恰恰说明已经在舒适圈里了,一直在做低水平的重复,而不自知。
选择一件正事,然后像农民种地一样,默默耕种。
认真、努力,低头躬身入局,这才是我该做的创业,才会有积累,有复利,才有可能让跟着我的兄弟们过上好日子。
算是有一点意识了,该好好想想属于自己的「正事」了,
还是要多读书,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