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议笔记产品迭代观察-20250703
1.0 时代:最早做笔记,是开会时一边开会,一边人工做记录,比如腾讯会议+录音+传统笔记,边开会边记录,然后在会后根据记忆+笔记+录音整理记录。
场景:投资人跟创业者交流,交流完成后,人工通过文字笔记+重复听录音文件(或用三方工具把录音转成文字),整理会议记录,提炼信息,分享给团队成员。
2.0 时代:AI 时代早期,海外产品推出了 Otter 和 Notta,以 Bot 身份加入到会议中,录制会议内容,转成文字稿。在国内对应就是飞书妙记、腾讯会记、通义听悟等。开会录制,完成后自动整理成文字稿,还能提取一些关键词,方便检索信息,但依然需要「人」在去整理会议记录。这类产品以会议记录员,企业内部沟通会议记录等等。
场景:投资人跟创业者交流,交流完成后,通过会议的文字稿,人工整理会议信息,提炼要点,然后写一篇交流记录,分享给团队其他成员,如果团队成员有疑问,咨询记录人。
3.0 时代:后来迭代出来了 Granola 为代表的 AI 会议笔记产品,在原有录音的基础上,可以无侵入会议(跟会议解耦)+自己手写,完成会议后自动整理成一份可分享的提纲,方便内部分享,简单说就是在飞书秒记的基础上,增加了「模版」的功能,可以专注交流本身,交流结束后,通过套模版直接使用的内容,不需要「人」再整理内容了,整体阅读性很好。Granola 的用户以 VC 这个群体为代表,他们需要跟外部创业者交流,然后内容给团队内部同步分享。
场景:投资人跟创业者交流,完成后自动整理会议纪要,提炼出关键信息,方便一键分享给团队其他成员,如果团队成员有疑问,可以直接在文档上 Chat,AI 回答交流的信息。
4.0 时代:不仅仅是在会议后做什么,而是开始参与会议本身,大致流程就是:在会议开始前,以知识库+AI通用能力参与,类似一个个人私有 Agent,在会议中实时辅助参会方去表达或回答(海外 cluely ),可以提供实时辅助和建议,提升会议本身的质量,会有的整理等等也是基础能力,用一次就能体验到价值。
场景:投资人跟创业者交流,交流过程中问到的一些信息,投资人问创业者的一些数据或行业信息等问题时,AI 可以实时读取本地知识库数据或者联网搜索,帮助创业者更好回答,提现专业性。